两会建言|将“白色污染”变为“白色油田” 代表委员为塑料循环产业建言献策

最新信息

两会建言|将“白色污染”变为“白色油田” 代表委员为塑料循环产业建言献策
2024-03-08 14:56:00
近年来,绿色低碳发展始终是全国两会上热议的话题。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全国两会期间,就有多位代表委员围绕塑料循环建言献策。
  其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燕琴共同提出了关于出台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同级循环利用政策的提案。此外,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也围绕塑料循环带来了相关的提案。
  推动塑料循环利用
  据统计,2022年,我国废塑料产量超过6000万吨,其中仅有1800万吨实现了材料化回收利用,材料化回收利用率约为30%。剩余约70%的大量塑料购物袋、快递袋、外卖餐盒、地膜、农药瓶、肥料袋、各种商品塑料包装等低值塑料垃圾,基本混入生活垃圾被焚烧或填埋,造成严重资源浪费,成为塑料污染治理的最大难点和痛点。
  今年全国两会,李景虹带着《关于加快推动废塑料化学循环有效应对塑料污染治理的提案》,再次聚焦塑料污染治理问题。
  李景虹认为,从我国、欧盟、日本等废塑料材料化回收先进国家的实践来看,由于塑料产品结构制约,资源化价值较好的工程塑料、瓶体类塑料等基本通过物理方式实现了较好的回收利用,但占塑料产量46%左右的包装类低值废塑料基本不具备物理回收的技术经济条件,普遍以焚烧或填埋方式处理。因此,一旦一个国家或地区废塑料材料化回收率达到30%左右,其进一步提升回收率将面临巨大瓶颈,亟待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另据马永生介绍,当前,我国低值废塑料资源化利用尚处空白。受塑料产品结构影响,资源化价值较高的工程塑料、中空瓶体硬质包装类塑料等基本采取物理回收方式,实现了较好的回收利用,但大量软包装类塑料,特别是膜袋类塑料多被填埋、焚烧或丢弃。同时,废塑料资源化回收利用技术研究仍待加强,目前我国废塑料资源化回收利用技术仍以线性处理为主,可多次重复利用的塑料制品原级循环比例仅约2%,多数塑料制品降级循环利用一次后,就难以再次进入回收利用通道。此外,目前的废塑料回收体系建设及引导政策也有待完善。
  当前,世界多国出台以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同级循环利用为代表的资源循环利用相关法规,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我国现行关于食品接触材料的相关法规,尚未对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饮料瓶级包装制品作出明确规定。“面对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制约和‘双碳’目标要求,我国塑料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难题。”戴厚良表示,“逐步放开国内市场的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将促进再生塑料循环利用技术提升,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再生塑料行业全面高质量健康发展。”
  出台政策完善体系建设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24〕7号)明确了推进废弃物精细管理和有效回收、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和再利用水平、加强重点废弃物循环利用和培育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指向明确、操作性强。
  马永生表示,进一步加强废塑料资源化回收利用,对于减少资源浪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加快推动低值废塑料资源化利用,以化学回收技术突破引领废塑料资源化利用,完善分层次全覆盖回收体系,推进废塑料回收行业转型发展。
  为此,马永生建议,一是加强宏观指导和示范引领,加快推动低值废塑料资源化利用。按照《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聚焦制约因素和突出问题,研究出台立项审批等细化的指导意见及政策实施指南,为各地区和有关行业企业推动低值废塑料循环利用提供有力指引。二是加强科技支撑,以化学回收技术突破引领废塑料资源化利用,加强“政产学研”多方创新合作。三是完善分层次全覆盖回收体系,推进废塑料回收行业转型发展。鼓励国有大型企业参与废塑料回收体系建设,围绕现有炼化企业选点布局废塑料回收网络,并作为城市和地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着眼回收利用便利化,聚焦塑料产业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统筹完善设计制造、回收利用等行业标准,为破解标准不一导致的回收利用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瓶级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生产国和消费国,2020年总消费量达951万吨,75%以上用于水、饮料等食品包装。戴厚良表示:“虽然我国部分企业具备一定的食品级再生塑料包装制品生产能力,但由于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的缺失,我国在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产品同级循环利用方面,除个别有资质企业被授权开展过试点工作外,基本处于空白。”
  目前,我国已有7家塑料龙头企业具备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生产能力和国际认证资质,但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同级循环利用法规政策尚未出台,致使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制品在国内未形成有效市场。戴厚良表示:“虽然国内尚未允许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同级循环利用,但国内市场已有进口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瓶装商品流入,同时市场也存在非正规塑料制品加工企业,用劣质再生塑料制食品包装,从而带来食品安全风险。”
  为此,戴厚良建议尽快研究出台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同级循环利用相关法规政策,允许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及制品在国内循环使用;加快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制品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相关技术标准及认证制度,为政府监管和企业生产活动提供技术保障;将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纳入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进行管理,纳入三新食品目录,适用的食品安全标准向社会公众公布;审批和授权1至2家具备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生产能力和国际认证资质的塑料龙头企业先行开展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总结凝练相关经验,完善瓶级再生塑料(rPET)到瓶制品的回收利用体系,并逐步上升为法规政策和标准,形成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市场准入和监管机制。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两会建言|将“白色污染”变为“白色油田” 代表委员为塑料循环产业建言献策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